課程宗旨
  1. 提高讀寫聽說能力、思維能力、審美能力和自學能力;
  2. 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、良好的語文學習態度和習慣;
  3. 培養審美情趣,陶冶性情;
  4. 培養品德,加強對社群的責任感;
  5. 體認中華文化,培養對國家、民族的感情。
本年度目標

(甲) 閱讀方面:

  1. 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,拓寬閱讀面,增加閱讀量,提升閱讀深度。
  2. 透過閱讀優質文學作品的愉悅感受,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。
  3. 開放學習材料,重視經典閱讀,各年級編選若干經典篇章,並結合多元化的學習材料,有機地連繫各範疇的學習。
  4. 培養學生的理解、分析、感受、鑒賞等閱讀能力。
  5. 透過不同的學習材料,讓學生掌握閱讀策略,並養成十個首要培育的價值觀和態度:堅毅、尊重他人、責任感、國民身份認同、承擔精神、誠信、關愛、守法、同理心和勤勞。
  6. 提升學生的創意、明辨性思考能力、自學能力、高階思維及解難能力。
  7. 提高語文自學的興趣,培養自主學習精神。
  8. 配合資訊科技教育的發展,提升語文學與教的成效。
  9. 善用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提供共同課程架構的彈性和空間,調適課程,照顧不同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需要。
  10. 按校本需要及條件推動「用普通話教中文」並提供更多實踐普通話的機會,加強自學。
  11. 鼓勵老師在課堂上運用不同的教育劇戲策略,帶動課堂反思,讓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。


(乙)寫作方面:

  1. 培養構思、表達、創作等寫作能力。
  2. 讓學生掌握寫作策略。
  3. 培養學生喜歡寫作、認真寫作的態度。


(丙)聆聽方面:

  1. 培養理解、評價等聆聽能力;提高學生之聆聽理解能力。
  2. 掌握聆聽策略。
  3. 培養學生認真聆聽的態度。


(丁) 說話方面:

  1. 培養構思、表達、應對等說話能力。
  2. 掌握說話策略。
  3. 培養學生樂於表達、勇於表達,應對得體的態度。
  4. 多誦讀淺易的經典文學作品,體味韻律,感受意象之美。
  5. 培養學生在不同情境中以口語溝通的自信心和能力。
  6. 鼓勵學生多利用普通話朗讀課文及詞語,提供更多實踐普通話的機會。


(戊) 其他:

  1. 強化本科老師的專業能力。
  2.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,使學生各展所長。
  3. 增進對中華文化的認識,以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。
本科特色

(一)「夢幻童話國」兒童文學計劃及閱讀獎勵計劃
以優質之文學作品(包括一系列優質的圖畫書、童話、兒歌、新詩、寓言及少年小說等文學作品),導引學生翱翔優美的文學世界,並培養學生的觀察力、想像力、創造力及明辨性思考能力,從而提升他們的語文能力,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及良好之閱讀習慣。

(二) 讀文教學:課本 (啟思出版社)

(三)小一銜接課程
(a) 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,建立自信心;
(b) 通過有計劃並循序漸進的方式協助學生學習中國語文;
(c) 採用讀文及圖畫書等教學資料,讓學生打好中文基礎;
(d) 開學初期,善用《校本小一銜接課程學習小冊子》,

以循序漸進的方式,活潑的認字寫字遊戲,協助學生打好寫字、識字的基礎;讓學生更容易適應小學課程。

學生佳作

計劃名稱:「賽馬會中國詩人別傳教育劇場計劃」
捐助機構: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
製作團體:愛麗絲劇場實驗室